阮荣春、张同标教授最新著作推介
2017-09-29   浏览次数:234




从天竺到华夏:中印佛教美术的历程 精装 – 2017年1月1日

阮荣春 (作者), 张同标 (作者)



目录

第一章古印度佛教美术历程

第一节佛陀缺席的象征物表现时代

第二节贵霜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三节笈多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四节波罗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二章东汉三国西晋佛教美术

第一节佛教美术传入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南方长江沿线的早期佛像

第三节南传系统的传入路径

第四节神仙方术化的早期佛像

第五节初期佛教美术的中国化改造

第三章东晋南朝佛教美术

第一节四家样与疏密二体(上)

第二节二戴像制历代独步

第三节晋宋之际金铜佛的兴起

第四节南京栖霞山石窟

第五节浙江新昌大佛与干佛岩造像

第六节四川的南朝佛像

第七节南方样式对北方的影响

第四章十六国北朝佛教美术

第一节西域佛教美术遗存

第二节西域地区的石窟寺

第三节河西走廊的石窟寺

第四节敦煌莫高窟(上)

第五节云冈石窟

第六节龙门石窟(上)

第七节北朝的中小型石窟

第八节北朝造像碑

第九节北朝单体造像

第五章隋唐佛教美术

第一节四家样与疏密二体(下)

第二节寺院壁画

第三节敦煌莫高窟(下)

第四节龙门石窟(下)

第五节北方的石窟寺

第六节四川的石窟寺

第七节西域佛教美术

第八节南诏国佛教美术

第六章五代两宋佛教美术

第一节唐风余绪与佛教绘画

第二节禅逸墨戏佛画

第三节文人化的佛教美术

第四节榆林窟

第五节寺庙雕塑

第六节石窟寺雕塑

第七节辽金佛教美术

第八节云南大理国的佛教美术

第七章元明清佛教美术

第一节文人化的佛教绘画

第二节文人清供中的佛教美术

第三节元明清寺庙壁画

第四节寺庙雕塑

第五节阿尼哥、刘元

第六节石窟寺造像

第七节西藏的佛教美术





从天竺到华夏:中印佛教美术的历程 精装 – 2017年1月1日

阮荣春 (作者), 张同标 (作者)



目录

第一章古印度佛教美术历程

第一节佛陀缺席的象征物表现时代

第二节贵霜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三节笈多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四节波罗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二章东汉三国西晋佛教美术

第一节佛教美术传入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南方长江沿线的早期佛像

第三节南传系统的传入路径

第四节神仙方术化的早期佛像

第五节初期佛教美术的中国化改造

第三章东晋南朝佛教美术

第一节四家样与疏密二体(上)

第二节二戴像制历代独步

第三节晋宋之际金铜佛的兴起

第四节南京栖霞山石窟

第五节浙江新昌大佛与干佛岩造像

第六节四川的南朝佛像

第七节南方样式对北方的影响

第四章十六国北朝佛教美术

第一节西域佛教美术遗存

第二节西域地区的石窟寺

第三节河西走廊的石窟寺

第四节敦煌莫高窟(上)

第五节云冈石窟

第六节龙门石窟(上)

第七节北朝的中小型石窟

第八节北朝造像碑

第九节北朝单体造像

第五章隋唐佛教美术

第一节四家样与疏密二体(下)

第二节寺院壁画

第三节敦煌莫高窟(下)

第四节龙门石窟(下)

第五节北方的石窟寺

第六节四川的石窟寺

第七节西域佛教美术

第八节南诏国佛教美术

第六章五代两宋佛教美术

第一节唐风余绪与佛教绘画

第二节禅逸墨戏佛画

第三节文人化的佛教美术

第四节榆林窟

第五节寺庙雕塑

第六节石窟寺雕塑

第七节辽金佛教美术

第八节云南大理国的佛教美术

第七章元明清佛教美术

第一节文人化的佛教绘画

第二节文人清供中的佛教美术

第三节元明清寺庙壁画

第四节寺庙雕塑

第五节阿尼哥、刘元

第六节石窟寺造像

第七节西藏的佛教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