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下午14:00,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线上开展了“美术学院艺术党课”活动,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参加。本次学院党委邀请了学院课程思政团队中荣获“课程思政设计研讨与征集活动一等奖”丁阳老师分享《从革命美术、社会主义美术到新时期主流美术——中国共产党对建构新型美术形态的探索》主题讲座。本次党课由美术学院专职组织员俞丹主持。
阳把近100年来美术发展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革命美术”(1921—1949)、“社会主义美术”(1949—1976)”、“新时期主流美术”(1977—至今)。
丁阳首先给在座党员介绍“革命美术”的精神内核,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美术家自觉地用画笔记录下党为民族解放与民族振兴而留下的奋斗步履,这些美术作品几乎都仿佛像一帧帧历史的截面画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曲折而辉煌的历史,从而构成了留存在我们集体记忆中的红色美术经典图像,美术也在革命启蒙、呼唤救亡、揭露黑暗、鼓舞战斗和歌颂光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丁阳强调,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以五四精神为依托,中国美术开启了中心价观的历史性转向。中国美术由写意到写实、由雅入俗的价值重构进程中。尤其以鲁迅先生新兴的木刻运动,给革命美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仅亲手栽培指导了最具革命色彩的新木刻运动,而且在艺术思想上给当时的青年美术家以深刻的启迪。
在讲到社会主义美术方面,丁阳向大家介绍了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文艺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意味着“社会主义美术”倡导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比如“新年画运动”和“连环画”艺术创作,这些创作活动都促成了新中国之初的大众美术。
丁阳在线讲解耐心细致,课程内容丰富,图片资料详实,获得了师生党员的一致好评。
课程结束后,俞丹希望大家能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树立美育报国的崇高理想。会上也向大家预告了下期艺术党课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