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安步当歌 ——张永、王鹭绘画作品展11月17日在我院开幕
发布时间:2017-12-05        浏览次数:774

2017年12月4号上午10点,“安步当歌”张永·王鹭绘画作品展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我院党委书记江乃兵、观念形态教研室(实验艺术)主任谭根雄、综合艺术系系主任王凯、陆煜玮、吴晓宁、苏州科技大学教授甘冰、艺术家张永、王鹭等出席本次开幕式,谭根雄教授担任主持。

江书记感谢校友回沪办展,他们坚守初心,坚持创作,促进在校师生加强高校间的艺术交流。谭根雄教授首先介绍两位艺术家1997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油画专业。校友携力作在母校办个展于新成立的美术学院意义非凡。他俩长期在具象绘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启示我们具象绘画教学和创作在学院教育背景下、学科布局中的重要性。

王凯副教授赞老友回校做艺术交流令学院美术馆展厅蓬荜生辉,师友相聚温情脉脉,鼓励仍坚持在艺术创作之路上的校友们常回校策展、参展、看展。艺术家张永、王鹭回应是游艺在外的长兄、长姐一朝归家,与师长、弟妹分享自己多年来的创作果实。借此契机,恭祝学院发展更上层楼。

此次展览时间为2017年12月4日至2017年12月11日。


谭根雄教授介绍艺术家王鹭、张永

江书记发言

艺术家王鹭代表发言

王凯副教授发言

撰稿:李悦雯  

摄影:马佳慧

   


    

海报


写在展览之前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二十年前的七月一日,我与同窗王鹭在艺术教育系老师的帮助下,带着满满一卡车行李,离开学习生活了四年的母校,走进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苏州,彼时的心情怅然若失。

四度春秋,熟悉的丽娃河畔新枝、夏雨岛上鸣蝉,看惯了校园黄叶堆积,领略过浸骨寒风。在这里 ,我们用不羁的青春雕刻时光,跌跌撞撞的过往让我们心怀感激。这感激,是课上与老师们交流时的茅塞顿开、是课下朝夕相处同窗的嬉笑怒骂。伴随着“黑豹”、“唐朝”、老鹰、披头士......陶醉在窦唯、张楚、约翰·列侬、乔治·哈里森充满无穷力量的音乐中,毋庸置疑,这是人生中最曼妙的时刻。随着时间推移,二十年前的影像却愈发清晰起来。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以是漫无边际的谈资,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有一种自由叫青春”,只可惜令我们“挥霍”的四年时光太过短暂。苏州--上海,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时过境迁,物非人是。不思量,自难忘。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角色虽有转换,但未曾离开象牙塔。也一直秉承着“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家训”。

二十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和爱人带着一批不成熟的写生作品和感恩的心回到母校报到。我窃以为,作为同学、夫妻兼同事的我们,可能是师大美术学院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对受邀回到母校举办展览的学子,因此感到无上荣光。这是母校给予我和王鹭的厚爱,给与我们最大的精神支持和学术认同,这是最具归属感的温馨港湾。同时,我们也心存忐忑,在绘画道路上,我们并非虔诚的信徒、执着的追随者。在这条满地荆棘的小道上彷徨过、犹豫过。这条路毕竟不是坦途,需要坚守、需要全身心投入,更需要禀赋。我清楚自己天分才情的不足。我清醒自己缺乏能够“沉”下去的状态,而在这个纷杂烦扰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抵挡得住诱惑?

一晃一个甲子倏然而过,偶尔参加一次展览不过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安慰,告诉自己还没放弃。仅仅缘于一次短暂的欧洲之行,更重要的是难以割舍的绘画情结,当面对那些耳熟能详的世界名作时,不自觉地让人亢奋,于是义无反顾地重新捡起画笔,奔向艺术圣都彼得堡,近距离触摸她的脉搏。

有人说,“艺在两道,大道取魂,小道取趣”。真正能走在“取趣”的小道上亦属不易,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纵观我的作品,少了对社会肌理的本源延展敏感认知更无从谈起“道”的精神内核。停留在形而下的具体和现象层面,流于平庸。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恣意而为罢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待绘画的态度,让自己更为轻松,画起来更痛快淋漓。王鹭的创作更多的是对女性的关照,色彩轻快而明丽,渗透着“小资情调”。如《闲情》、《致青春》以及《盛世华章》等系列作品,这是情感的内心体验。我们画画,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和理想,不过是各自通过不同方式表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这也是对《安步当歌》最好阐释。

此次母校之行,是继苏州市文联主办的“朝霞工程”苏州市优秀青年美术家系列作品展的延续,该“工程”是对青年美术工作者的鞭策与鼓励。在此,一并感谢所有对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朋友们!

感谢师大美术学院、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省亲的机会。

我们为曾是师大人而庆幸。

我们都是师大人。

  

                                          1993级油画班张永 王鹭

                                            20171128日于苏州

  

参展作品介绍

张永 风雨欲来 80x160cm 2017 油画



高高的白桦林——写在张永、王鹭画展之前


李超德

  

当接到张永的电话,被告知他们夫妇将要办一个画展之时,我正在欧洲度假。在西方绘画的艺术海洋里,我常常忘情于此,当时的我正漫步在维也纳国家艺术史博物馆的展厅里,专注、凝视、研究着如此众多的凡•戴克、伦勃朗、鲁本斯、和勃鲁盖尔的伟大杰作而出神。这个远涉重洋的长途电话,一下将我拉回到张永、王鹭夫妇的绘画艺术世界之中。

张永 连云港口 60X80cm 2016 油画

作为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力推的优秀中青年画家,张永、王鹭夫妇在大学的艺术讲坛上桃李满天下,他们的油画、粉画艺术历经时光的磨砺,已经成绩斐然。然而,当他们要办画展的消息传来,在我的脑海里马上闪现出一句美妙的歌词:“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高高的白桦林”说的是艺术品格的高洁,“青春在流浪”,这是他们艺术激情的回响。因为,我和他们夫妇共事二十余年,真切的体会到他们在油画艺术创作道路上跋山涉水的艰辛,也欣赏到一家三口甜蜜生活的浪漫与温暖。也许在特定的年代,充满理想主义的画家心里,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结,我真切的喜欢他们夫妇营造的艺术景象。

张永 蒙山印象 90x120cm 2015 油画

张永 平江路即景 80x80cm 2014 油画

张永所绘之作,无任是人物、风景,我总觉得渗透着俄罗斯艺术的基因与情调。或许是张永曾经留学声名显赫的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的缘故,俄罗斯美术可是我们这一代艺术老青年心中的旗帜,在那些看似平淡的古老建筑里,布满了历史的尘埃,那里巨匠、大师辈出,那里是朝圣的艺术殿堂。随着感情的诱导,我们仿佛在张永的画里看到了列宾的凝重,体会到了苏里柯夫的激昂。特别是当我们欣赏张永所画的矿工系列,从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平凡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底层劳工辛勤劳作的敬仰,以及忘我的创作激情与高昂的绘画意志。

张永 秋染蒙山NO.07 70x90cm 2013 油画

而张永画的每一幅风景作品里,同样彰显出艺术家的激情澎湃,当艺术家走进山野、村庄、园林后,他那支挥洒自如的艺术之笔,将原本没有生命的化学颜料,用激荡的才情、跳跃的笔触绘就出绚丽的色彩、鲜活的社会,将艺术的至尊理想揉进了漫长岁月的沧桑里。心中的诗意远方,色彩的肆意挥洒,笔触的任意跳跃,张永的油画已经慢慢地走出固有的图式,渐渐地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张永 三月无处不春风 60X70cm  2017 油画

张永 苏园记事之沧浪亭 80x80cm 2015 油画

王鹭的作品,似乎常常轻声密语、漫不经心,显现出女性画家内心的细腻与游离。正如平日里她笑盈盈的款款走来,然而在不经意间已经星辉满地。她善于用画笔表达灿烂阳光下生活细微处的美好,映照出女画家对待生活内心充满着幸福的喜悦。无任是娴雅的人物,或是素朴的静物和鲜花,那背影里的丰富色彩,像一只熟透了的桃子,透露出丰腴的光明与美丽,常常会让我们想起赛洛夫的笔意和克拉姆斯柯依的浪漫,以及内心深处的柔情。

王鹭 桦树边的女子 120x130cm 2010 水彩粉画 

王鹭 社戏 80x105cm2007 粉画 

张永和王鹭是让人羡慕的画坛双飞鸟,他们师出同门,携手走来,是一对不折不扣的画坛同工茧。在他们的绘画世界里,我们读到了艺术家观察世界的心灵之约,领略了生活之景、艺术之情,感悟了社会的本真。

王鹭 盛世华章之三 160x85cm 2013 水彩粉画

王鹭 盛世华章之二 160x80cm  2014 水彩粉画

写到这里,窗外已经夜色阑珊,微风吹拂,一场小雨,似乎在轻轻地吟唱,那句隽永的歌词:“有一种自由叫青春”,仿佛在我耳边回响。因为,高高的白桦林下,是那张永、王鹭夫妇挚爱的青春草地。

祝张永、王鹭画展圆满成功!

2017.9.6写在儒丁堂

李超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王鹭 闲情系列 100 x100cm  2011 油画  

友情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信息办 图书馆 研究生院 学工部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