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考察
韦天瑜教授与学生赴浙江杭州考察记
发布时间:2017-12-05        浏览次数:282

20171130日——1201日华东师范大学雕塑与公共艺术工作室2016级、2017级全体研究生在韦天瑜教授的带领下由上海南站出发前往浙江杭州,进行为期两天的文化考察。许多已经毕业的同工作室的学长学姐们也纷纷热情前来参与此次活动,再次聆听学习,大家学习氛围融洽。此次行程时间虽然较短,但安排的紧凑充实,每位同学都收获颇丰。

1130

上午,我们整装待发从上海南站坐火车到达了浙江杭州。一路上,伴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响,我们欣赏了沿路的景色,细雨蒙蒙,云雾缭绕,树木郁郁葱葱,看着景,思绪也不由得飘向远方……

抵达浙江杭州后,小作修整,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参观。第一站是由中国美院老师带队参观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和象山校区。时间凑巧,正值《万曼的耕耘——万曼与纤维艺术教育》在南山校区美术馆展览,我们有幸观摩了大师的作品。万曼在中国美术学院创办了“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当代纤维艺术教育和研创的机构。他所倡导的“壁挂”创造活动,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现代性转型。在这儿,纤维已不仅仅是可供编制的材料,它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元素。

接下来,在中国美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摩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各个专业的工作室,有版画、油画、雕塑等等,体会到了和我们同龄的同学对于艺术的创作热情,以及国美浓浓的艺术氛围。他们的走廊、墙壁到处都陈列着国美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写生成果,艺术人文气息浓郁。

1201

杭州的早晨,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在韦老师的带领下,一大早我们便到达了杭州灵隐寺飞来峰景区。这里群山环绕,树木郁郁葱葱,在丛林间,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而建,蔚为壮观。为了让我们学习到更多,韦老师请来了国美的专业研究石窟的朱成老师为我们作专业讲解。在朱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了这里的石窟多是五代至元代修建的。漫步于山间,朱老师继续为我们介绍这些石窟的特点、历史,每位同学都听得十分认真。

   

    午饭过后,我们前往杭州市雕塑院,由杭州市雕塑院院长、著名雕塑家林岗老师带我们参观他的工作室现场。林岗老师擅于在作品中去探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最后出来的造型带有中国古风韵味。我们这次看到了他的作品“琴系列”,有由石头和钢材组合而成的琴,有由机械齿轮和钢板组合而成的琴……这里的每一件都是林岗老师精心创作,他用二十年的时间坚持一个永恒的的题材创作,创作手法多样,创作材料丰富,从他的作品上,我们看到了林老师内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执守。

接下来,我们集体前往杭州西湖美术馆,与韦老师的作品《蔡元培和林风眠》合影留念。

行程的最后,我们去了浙江美术馆,“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正在馆内展出。本次展览展出了20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潘天寿(1897-1971)的120余件书画作品。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景依旧,人却在成长。此次浙江杭州考察是人与景的对话,是现代与古代的交融,更是浓浓的师生情。在几位老师的陪伴指导下,我们对中国古代雕塑认识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雕塑魅力,并且也了解了现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搜集到了便于日后创作的素材。在此深深感恩,各位老师们辛苦了!


友情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信息办 图书馆 研究生院 学工部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