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韩龙伟行草书创作——念奴娇·中秋
毕业感言
▼
在华师大读书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感谢我的导师崔树强先生,导师诲人不倦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成为崔老师的学生是一种幸运,导师的品德与学问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同时,要感谢三年中遇到的所有老师,他们深厚的学术涵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在书法学习方面,我偏爱行草书,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研究生后,我转而侧重篆隶的学习,结合理论研究“篆籀气”的表现手法,我临写了一些古代经典的汉隶作品,如《石门颂》、《张迁碑》等,尝试以高古浑厚的篆隶线条融入气势奔放的草书当中。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地从指缝间溜走。社会正站在象牙塔外向我们招手的景象已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意味着毕业临近,即将走出校门。回想起研究生三年的点点滴滴,心中有很多感慨。校园里学术氛围,老师们的高尚品德,同学们的勤奋努力,都将是我一生中的美好回忆。
毕业答辩合影
听崔树强老师上课
与俞丰、张索老师课后合照
听张索老师讲课
求学日记
▼
考察
2018 年1月20日
今日晨,我们开始了以书法为主题的文化考察活动。上午到达江苏镇江。镇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古时称"润州",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首站参观焦山公园,此地碧波环抱,绿草如茵,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园内藏有著名书法摩崖石刻——瘗鹤铭,此书用笔遒劲,结体开张,章法生动自然饶有天趣。
缶翁
2018年1月21日
今日考察地为西泠印社,位于杭州西湖边。这里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百年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首任社长为吴昌硕。观吴昌硕书法,浑厚雄健,笔笔有力,以篆意笔法融入其他体诸。其画,以书法的篆籀线条为主,体现出书法相通之意。其印,以钝刀入印,方寸之中显出壮美之大气势。
旁听
2018年1月26日
今日午,大雪。与一朴、辰亮、颖媛三位同学,共同到华师大中文系,听韩立平老师讲授古代诗词课。本是放假期间,韩老师不辞劳苦,为我们四位同学补习课程,非常感动。韩老师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作为课本,详细讲解了在诗词学习方面的方法,以及推荐了几本诗词书籍,如《唐宋词格律》《诗韵新编》等,使我们受益匪浅。
古文
2018年4月21日
今日午,前往华师大中北校区听钱伟强师讲授题跋课程。课始,钱师从宏观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讲解。使我对“知行合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此外,还知悉题、读始于唐,跋、书始于宋,学习题跋可从姚鼐《古文辞类篡》序跋类入手等。课程使我收获甚大,对传统文化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草书
2018年4月27日
今日中午,与同学共同前往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听张索师、王客师讲解毕业创作事宜。张师对毕业展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了详细说明,王师则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讲解,分析了每位同学的优势与不足,并为部分同学作品的不足处进行了示范。观王师写大字草书,气势飞动,线条沉着,结体变化多样,收放自如。观后,使我对草书书写有了更多体悟。
毕业创作
▼
念奴娇·中秋(上)
《客至》节录—70cm×35cm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节录
黄庭坚《论书》节选—140cm×40cm
节录《陆游诗帖》—元书纸—140cm×40cm
书论节选
苏轼《念奴娇·中秋》
韩龙伟
个人简历:
韩龙伟 ,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导师崔树强先生,同时受周斌、张索、顾琴、王客、俞丰、钱伟强、曹锦炎、韩立平、张铭等老师指导。
参赛情况:
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中国书法》年展•百名大学生提名展最高奖;
第二届“沧海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一等奖;
上海青年书法篆刻大展最高奖;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一等奖;
“文荣杯”河北省第二届草书大展三等奖;
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一等奖;
上海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入展;
第六届上海市民艺术书法大展优秀奖;
首届“感恩杯”全国孝道文化书画艺术展入展;
第二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画作品展入展;
第六届中国西部房车博览会书法大展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