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根据艺术市场专业特点,结合“文物鉴定”和“陶瓷鉴定”课程教学需要,在金秋十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艺术市场专业的11位同学在何志国老师带领下展开了为期六天的考察,途经江西省博物馆、南昌市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德清市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市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的武林馆和吴山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江西省考察
考察的第一站是江西省博物馆,我们参观了正在展出的海昏侯墓的随葬物品,也是本次考察的一个重点所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自20016年首次公开展出后,成为江西省博物馆设立长期特色展,该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出土文物量多且高质量,该墓出土大量的陶器、青铜器、玉器金器和钱币,具有西汉晚期的典型特点和年代鉴定学意义。在展厅,何老师详细介绍了出土文物造型和纹饰的细节之处,为同学们解答了有关青铜器的年代判定问题。同学们认真听讲,收获颇多。随后,我们参观了南昌市博物馆,对南昌市历史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师生在江西省博物馆门口合影
江西省博物馆海昏侯墓特展展厅
何志国老师为同学们讲解
师生在南昌市文物管理研究所现场合影
二、浙江省考察
1、金华市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金华市博物馆,金华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上山文化。从考古资料考证,上山居民是最早从穴居山地到河谷平原定居的人群之一。展厅中馆藏文物精品的摆放顺序依次是古越人、姑蔑国、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和近代的金华历史。现场布置模拟原有景象,通过使用现代化设备,有序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金华市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情怀。金华市是婺州窑的发源地,何志国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瓷器的烧造过程,在博物馆的现场带我们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窑厂所烧成的瓷器的特点。在结束了金华市博物馆的考察后,何志国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博物馆后街的古玩市场,对古玩市场中的部分商店进行了考察,大家通过把玩古今瓷器实物两相对比,从瓷器的造型、胎釉和烧造工艺,领会区分古瓷和今仿瓷的差异。
师生在金华市博物馆门口合影
何志国老师在讲解瓷器烧造过程
何志国老师在讲解古代瓷器“开片”的细节特点
古玩市场店面的今仿瓷展柜
2、德清市
第三站,在何志国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德清市博物馆,对德清市的陶瓷发展史和当地历史进行了考察。
德清市博物馆
3、杭州市
10月19日傍晚时分,我们抵达本次考察的第四站,本次考察的重点城市——杭州。当晚,我们实地考察了南宋御街和南宋仿古街。
师生在南宋御道合影
20日,我们对杭州市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及浙江省博物馆(吴山馆)进行了考察。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杭州市博物馆特别展出了良渚文化、吴越国和南宋时期留下的丰富历史遗迹。馆内还运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对宋代大运河沿岸进行了模拟。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我们跟随着何志国老师了南宋官窑的遗址现场和出土的部分瓷器,实地考察了南宋官窑窑场和窑炉。下午,我们参观浙江省博物馆(吴山馆),何志国老师详细讲解了浙江越窑各个时期的瓷器及雷峰塔下地宫的出土文物。最后,我们参观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
师生在杭州市博物馆门口合影
杭州市博物馆内部展厅
师生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门口合影
师生在龙窑烧造遗址前合影
师生观摩瓷片
师生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前合影
本次考察时间虽然不长,但行程安排紧凑,考查内容丰富和充实,大家劳逸结合,每位同学收获颇多。在紧张有序的考察过程中,何志国老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实地考察文物相结合,重点让同学们对陶瓷器鉴定加深直观认识。通过考察,我们也对江西和浙江两地的历史发展进程有所了解。在此,衷心感谢何志国老师对我们的付出。
王烨撰稿,何志国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