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我院举办2017“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7-10-12        浏览次数:1129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将在20171016-17日举办“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学术论坛,本学术论坛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915日)的号召,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享以“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为主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旨在加强艺术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提高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各校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与中国画专业、美术史论专业、教育专业研究生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学术论坛将邀请国内权威的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优秀美术教师,围绕“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的主题,开展四场分论坛及二场工作坊:

学术论坛主题:

“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

分论坛议题:

 1.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评价

 2.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课程与教学

 3.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视野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视觉艺术教育

论坛形式:学术报告+艺术课程工作坊

  


一、基本信息

为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915日)的号召,本论坛围绕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分享关于“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主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旨在深入艺术教育领域的研究,提高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团队之间的交流,促进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20171016日至1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学术论坛。

本次创新学术论坛围绕“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这一主题展开了四个议题的分论坛和两场工作坊,四个议题分别为“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视野”、“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课程与教学”、“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评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视觉艺术教育”。

参与本届创新学术论坛并发表专题演讲的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央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的硕博研究生导师8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4人,中小学特邀教师4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方向、中国画方向、美术史论方向)、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人,访问学者1人及其他高校参会人员16人,共计52人。

本次大会的论文将会汇集在《“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 创新学术论坛文集》中,方便日后导师们对研究生进行指导,也有利于各专业各校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二、坛程序与内容

(一)宗旨与概况介绍

“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 创新学术论坛由发起人钱初熹教授介绍本届研究生论坛的宗旨和概况并进行主持,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平教授致辞,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美术教育专业博士生饶丹、张旭东参与主持。

(二)研究成果发表

1.专家学术报告

许平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造物之门——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视野》

蒋文博 (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传统为轴:从原始到当代的艺术创意分析》

狄智奋 (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创意教学的目标与过程——英国艺术教育观察与思考》

杨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创新与创新素养教育》

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视觉艺术教育》

汪涤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华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2.访问学者及中小学教师报告

张志强(河北邢台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访问学者):《综合与创生的视觉艺术课程教学》

罗陵君(上海中学高级美术教师):《APIB美术预科课程的评价》

姚㑇毅(上海宋庆龄学校国际部小学一级教师):《以创意为核心的STEAM小学跨学科学习活动研究》

黄方艳(上海嘉定区江桥小学一级教师):《走进大师之“小圆点,大世界”》

常诗(华东师大附属第四中学美术教师):《基于电子平台的初中美术表现性评价探索》

3.博士论坛专场

万竹青(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中小学学校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张旭东(华东师范大学):《美、新、澳艺术教育质量检测框架比较研究及启示》

饶丹(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力与美学:中日中小学工艺教育的比较研究》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华东师范大学):《“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民族艺术教育探索》

4.交流互动与专家点评

博士研究生们的研究课题都具有前沿性,他们演讲的内容丰富并能围绕主题展开较为详尽的论述。万竹青的研究基于中国中小学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阐释明确且对于美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反思意义;饶丹的研究立足于中日中小学工艺教育的比较,分析中日中小学工艺教学的不同侧重点,让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张旭东研究不同国家的艺术教育质量检测框架,在阐明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美术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评判艺术教育质量检测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撑;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的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视角下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博士研究生们能在本届论坛发表的基础上,再接再厉,顺利圆满地完成博士论文,取得值得参照与推广的研究成果。

5.硕士研究生专场

梁诗琪(华东师范大学):《基于21世纪技能的小学写生课程探究》

龚祺星(华东师范大学):《美术馆在线学习的深度开发与展望》

李凯月(华东师范大学):《国内外创客理念下的设计·应用教学案例及启示》

曹丹婷(安徽师范大学):《论成人语言互动与学前儿童画教学》

郑临风(华东师范大学):《基于学习环境下美术教科书评价》

刘梦洁、崔丽洁(上海师范大学):《以初中单元化学习为基础的美术教学测评研究》

朱晴艳(上海师范大学):《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为基础的美术教学评价——以“健康生活”美术课程为例》

罗淑敏(华东师范大学):《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中国画内容分析》

黄鉴、陈希(华东师范大学):《从董源一脉看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

林志强、陈鹏交(华东师范大学):《少儿中国画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赵严(华东师范大学):《钱慧安与天津杨柳青年画》

王莉芝(华东师范大学):《扬州八怪与金石学》

黄庆顺(华东师范大学):《木活字书写的创意美术课程与教学》

王方憬(华东师范大学):《基于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博物馆价值研究》

符靖、冯倩如(华东师范大学):《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6.交流互动与专家点评

 各位研究生们的研究成果都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研究的视角多样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联系,无论是从教学理论还是实践经验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分析。他们的研究顺应了美术学科教育发展的方向。但研究中也出现了些许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再接再厉,用更完备的理论去支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同时也要注重课堂实践经验的积累,使自己的研究能够更加有说服力,通过多方面的思考、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具体点评和指导略)

三、“高校联合美术教育创新学术论坛”的特色

(一)美术教育视野的前沿性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部分特邀专家与中小学一线教学的特邀教师分享科研与教学成果。特邀专家有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及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平教师;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蒋文博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向东教师;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狄智奋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汪涤教师;河北邢台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张志强教师出席活动并发表专题演讲。

中小学特邀教师有:上海中学高级美术教师,美国大学委员会AP Studio art课程专业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罗陵君;上海宋庆龄学校国际部小学一级教师姚㑇毅;嘉定区江桥小学一级教师黄方艳;华东师大附属第四中学美术教师常诗;还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代表共同参与发表,分别从美术史论、中国画教学、美术教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教学等角度参与论坛。

    许平教授在题为《造物之门——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视野》的主题演讲中,从创意和设计的双轴出发思考现有美术教育如何在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础上改变世界。从造形与造物的角度切入表象之思与切近之思的关系,对设计教育应与时代发展一致并引领生活、创造先进性、设计以现代文明为中心等观点举出了大量实例。谈到21世纪的设计教育应汲取东方自身文化哲思并从实际出发来发挥设计在时代中的重要作用。蒋文博教授就《传统为轴:从原始到当代的艺术创意分析》这一主题,重点探讨传统如何当代化这一问题,从艺术源于肉身还是精神这个问题展开探讨。狄智奋副院长在题为《创意教学的目标与过程——英国艺术教育观察与思考》的讲座中,从创造力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出发,结合美术馆教育的案例分享了英国的创意教学的目标与过程。杨向东教授在《创新与创新素养教育》的讲座中,从自身的经验谈到对创新这一概念的定义,将创新概括为人的能力和品质及意识与态度,分析创新的过程以及提出创新为具体领域而不存在普适性创新能力的观点。让听众体会到创新并不是一个空泛的过程,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美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汪涤副教授就题为《中华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发表演讲。

郑文副教授主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视觉艺术教育分论坛。罗陵君教师就题为《APIB美术预科课程的评价》发表演讲,姚㑇毅教师就题为《以创意为核心的STEAM小学跨学科学习活动研究》发表演讲,黄方艳教师就题为《走进大师之“小圆点,大世界”》发表演讲,常诗教师就题为《基于电子平台的初中美术表现性评价探索》发表演讲,张志强教师就题为《综合与创生的视觉艺术课程教学》发表演讲。李英梅副教授对研究生演讲进行了点评。

    在姚㑇毅老师发表的演讲中,她注重将美术作为各学科的粘合剂与其他学科融合式教学,多以项目式和问题解决的课程设计为主,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间的相互协作。而黄方艳老师则以单个课例入手发表演讲,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赏析与运用,从小圆点引申到圆点装饰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创造,以小见大。常诗老师的演讲侧重展示了基于电子平台的初中美术学科的表现性评价研究的优秀开发成果。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课程与教学工作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们展开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二)自由研讨

  来自不同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们针对上述发表,继续深入研讨通过本届论坛所得到的收获。基于这一论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总结的分享,交流对于各自研究领域的启发及如何提高研究成果的实践性问题。

(三)评选与颁奖

  经过名8研究生导师评委和1名访问学者评委的公正评分,评选出特等奖8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10名。

  

(四)小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教育界人士为其传承与创新搭建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一时代释放它独特的价值与魅力。“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学术论坛主席钱初熹教授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并衷心感谢其他院校的导师们和研究生们积极参与本届学术论坛!真诚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领导和美术学院的领导对本届学术论坛的大力支持!

四、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一,本届学术论坛呈现了各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凸显了以“创意为核心”的美术教学和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密切结合的特点,注重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并体现在整个学硕论坛中。导师钱初熹教授在研究生教育中,指导研究生关注国际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课题与成果,并引导研究生将国际视野与我国美术新课程的推广相结合。研究生们积极参与国家各类美术教育研究项目的工作,并自主开发创新型美术课程,积极开展创新型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已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值得推广的经验。钱初熹教授考虑到国内目前美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很少,而研究生们能够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就更少,从2005年起带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生团队创办了一年一度的“美术教育研究发表会”和不定期举办 “美术教育沙龙”、“美术教学工作坊”等一系列的学术平台,使研究生们有了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聆听他人研究成果的机会,从而有效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以及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研究不断深入发展。2011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生团队还自主创办了“美术教育读书会”,并经常举办“美术教育研究发表会”、“美术教育沙龙”和“美术教学工作坊”,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本届学术论坛的会务工作以硕士一、二年级研究生为主体,会务工作细致周到,得到了各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研究生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上海师范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同样呈现注重实践,凸显了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呈现出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的特色;安徽师范大学的美术教育本着创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色。

第二,各位院校师生以及中小学一线教师、访问学者都对我校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特色给予高度肯定,而各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色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今后,我们将在保持本专业研究生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吸取各院校的经验,进一步深入进行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保持我校美术教育专业及其研究成果在我国的领先地位,并力争对国际美术教育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钱初熹教授考虑到理论研究教学中可能会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还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中小学一线教师来参与到论坛之中,重视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密切联系,关注现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源于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以及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三,对于本届研究生论坛中各位师生积极探讨学术中出现的各个问题,并且相互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日后可以更加强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本届“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学术论坛中的一大特色还有中小学一线教师分享的跨学科的教育方式,通过跨学科、馆校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美术课程、教材与教学研究。我们力求在之后的研究中开阔思路,求取得更多凸显创新特征的优秀研究成果。

最后,最衷心地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对“以创意为核心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学术论坛的大力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钱初熹

20171018


友情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信息办 图书馆 研究生院 学工部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