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名家展于4月19日14:00开幕。本次展览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观念·形态”艺术工作室主持人谭根雄教授任策展,综合艺术系系主任王凯副教授为学术主持。展览纸上作品共计八十余幅,名家来自国内众多著名艺术学府和艺术机构。展览时间4月19日至4月26日。开幕式后,著名艺术家孙良先生作讲座《镜像效应——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出席本次开幕式的还有教师陆煜玮、吕旗彰、邱敏、吴晓宁、马俊营、李悦雯和四十余位学生。
开幕式现场掠影
“观念·形态”艺术工作室主持人谭根雄教授历数了自己与诸位参展艺术家的交往实践。
综合艺术系系主任王凯副教授表明自己常怀谦逊之心,参展、观画、学习。“我的那些画事关当时的创作心境,与生活状态息息相关。艺术家将创作才情隐现于实验、观察、想象之中。期待大家走近他们的艺术人生。”
副研究员张方白希望与同学们多交流观画心得。
邱敏老师感谢院党委书记江乃兵、谭根雄教授、王凯副教授为学院师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期待聆听艺术家孙良眼中的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
孙良回忆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到访华东师大。对此次再度受邀来访,深感荣幸,期待稍后与同学们做深度交流。
讲座现场
陆煜玮老师在回忆艺术家孙良讲座时提到“孙良老师对透明材质在作品中的运用很有研究和经验,他的绘画、材料作品及许多装置作品中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光与透明材质及空间之间的精妙互动。孙老师十分关注晚辈的艺术创作,建议青年艺术家们对艺术媒材的运用应当深入其本体特性的探索,同时珍惜每个人自己独有的艺术敏感,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创作,方为艺术的天性。”
邱敏老师认为“艺术家孙良在讲座中对自己的创作做了细致全面的讲授与充分探讨,学生与孙良老师互动,对促进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关于艺术家如何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孙老师认为同学们不能只依靠理性知识,真正的大师来自于对艺术本身的创造力,更多地思考如何从旧的范式中衍生出新观看方式。”
师生对话环节
我院学生对话著名艺术家孙良
良师
孙老师起先纳闷学生用手机拍了素材回寝室画,后来谅解道“创作本就是为自己而作。”
年轻时在当工人那会儿,自己非常抵触玉雕设计,年长后“玩玻璃”却得益于此。因长于三维造型能力,便能将琉璃作极致的发挥。丰富人生体验,积累人文底蕴,多多益善。
回忆老先生说“画分三种,有学生画、教师画、艺术家画”。孙良认为教师如果习惯于给学生画范例,那样的成品只会是模板,而非创作。
如何学书法?
学书法,入门要跟良师,牢根基。再求突破,续文脉。
学油画还是学国画?
做艺术讲究百看不厌,求精道。自己创作油画的高峰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今后可能会视力衰退、雄心难在,所以又重回中国画,重修养、高格调,越老越提纯、精炼。
审美标准是何?
在法国看建筑,叹“新潮越新越好,古典越老越好”。在北欧看美女,赞中西美女各美其美。
益友
因为工作室不在家中,儿子从小对爸爸的创作也并不在意,直到大三的某次通话才夸爸爸画得真好。爸爸也读儿子发布在微信中的文字,发现他艺术入门了。爸爸希望儿子学老爸会交朋友,父子俩能做相互影响的好朋友。
希望中青年艺术家若有机会能接触大家,要留心观察他们创作时的细微之处,这将受益无穷。我院青年教师吕旗彰对孙良钦佩有加,私底下以“艺术玩家”来赞誉他,孙良欣然接受,说自己的确是在将“玩”进行到底,坚定不移地求索个人风格。沉默片刻,孙良笑说大狼狗会怕小老虎是它天生就会恐惧,而人能审美是遗传来的,“很多文化也是有记忆的”。上了岁数,这些都会成就创作。
展示数位艺术家的纸上作品,是应党委书记江乃兵同志邀请而集结成一种汇演式的集体亮相。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术家天生的方向感,其始终朝向学术圣殿振翅飞翔,因此华东师大美院成了他们喙啄的目标——驮负艺术交流的重任,这也差不多地成为了诸多同仁们的一种共识。
这种“共识”,不仅仅是指学院似的学术互动,理论磋商、艺术实践上的相互学习、借鉴和体现某种范本的旨意,是因为艺术亟须承揽一种美丽,与此同时它还必备一份沉稳,两者才能相得益彰,那么人们拭目以待的艺术之路才能长远。
这里再添加一句:“鸽以羽毛聚,人以品行分。”不过这句话可能引发些理解上的误会,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意思吗?不错,一切与现实隐秘关联的艺术,毕竟不是马戏一场,不在乎围观者的热闹起哄,更不会得了便宜还卖乖。否则,虚假的踌躇满志必将遭人之烦、之厌、之恨。所以,当艺术不再腼腆,它就需要直面观众的勇气,接受不同方面的意见,包括虚心领悟那种即便是来自刺耳的批评······吼吼吼的斥责与詈言,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却验证了《梵高的耳朵》是英国作家贝尔纳戴特·墨菲卖得最好的一本书的内涵。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不是天才宿命的写照。而是长达七年的深度调查,详细地还原了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终身姿态:他如何在风景似画的阿尔勒乡村生活,又如何与社会碰撞和链接,以及从普通人的视角,展现艺术家的人性丰富,促就了梵高为什么能够精准描绘自己的简单诉求:高尚或低劣、平庸或非凡、聪慧或愚蠢所交集的生命过程:
这就是日常!
为此,今天呈现十位艺术家的纸上作品,它大概就是上述文字的形像注解,通过图式勾勒、潦草设色而写尽了他们各自的艺术理解,同时它为眼下画界起到振衰起敝、严气正性之效,这点毫无疑问。
谭根雄
2018年4月19日
参展艺术家作品介绍
王维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
王维新《达卡街头》27x37cm 铅笔速写 1996年
方广泓
旅巴西职业画家
方广泓作品
赵抗卫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文学博士
赵抗卫《莫宁顿海潮—墨尔本》 76x41cm 水彩综合材料 2018年
申凡
职业画家
《标点 - 印章-001》 120x120cm 综合材料 2015年
杨劲松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劲松《看起来自由自在之十三》 78x111cm 纸本水墨 2016年
李向阳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向阳《女人体(一)》 19x27cm 铅笔速写 2017年
谭根雄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观念•形态”艺术工作室主持人
谭根雄《ClubHouse广场流动小贩》 钢笔速写 26x18cm 澳大利亚阿德莱尔 2017年
孙良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孙良《秋之果》 纸本设色 30x30cm 2016年
李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
李晓伟《站立的女人体》 28×20cm 2006年
王凯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凯《迹象系列-1》纸本 77x51cm 2014年
参展艺术家简介
撰稿、编辑:李悦雯
摄影:马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