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季学年的写生课程,我们将写生地点选定在了陕北榆林市,10月22日程明震老师与阮荣春老师带领着中国画专业的16名研究生来到了陕北榆林,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写生之旅。
初到陕北
写生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了解生活,收集创作素材,将所描绘的自然物象与自身的内在情感相互融合,从而激起画家的创作热情。写生是中国画学习的基本功,脱离了写生的绘画语言大多苍白无力,作品显得有肉无骨,缺乏感染力。
在清初画家石涛的绘画诗跋中提到,山水画创作包括“神会”和 “落笔”这两个方面。所谓“神会”也就是作者本身有感于物而从内心引发感想,从而形成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所谓“落笔”就是指借助笔墨手段将内在的审美意象画在纸或绢上,他提出山水画既要表现出山川树木的本来的自然风貌,还要在画面中体现出画家自身的审美理想。山水画应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无论是离开客观的山水实体,还是离开主观的审美主体,都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这又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命题的丰富和发展。
陕北景色
陕北景色
初学山水,我们临摹过的古画不在少数,正是因为临摹过山水,才对真实的自然有了更深的渴望与期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虽然环境干旱、天气寒冷,但当地村民对大家的热情,对生活的感恩,都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片多么炙热的土地。在陕北的大山里,一颗又一颗的枣树,一个又一个的窑洞,一座又一座的山,都显得那样淳朴和谐。陕北的山石树木与建筑融为一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每个角度都是不一样的风景。短短一周的时间,大家饱览陕北景观,阅尽山川秀色,不但陶冶了性情,而且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创作素材。
阮荣春老师在创作
程明震老师在收集创作素材
写生是对山水技法、造景能力和绘画速度的考验,也是观摩自然的好机会,山川自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洋溢着美的光辉。只有我们以美的虚静的心去感受自然万物,才可以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写生带来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进步,也培养了同学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们的作品虽然表达的不是那样的十全十美,但我们一直在路上,会努力让自己做到更好。 此次写生课程,我们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撰稿:刘阳、念庄霖
审稿:程明震、阮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