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朱浒副教授
带领艺术品鉴定与艺术市场专业部分学生
对银川、左旗、鄂尔多斯等地
进行了考察
10月22日
清晨从上海起飞,中午抵达银川。一路上就能看到贯穿银川的贺兰山,不由想起当年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雄心。下午,在朱浒老师的带领下出发去了古玩市场,钱币、字画、杂项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宁夏的古玩市场真品率很高,这与上海古玩市场形成巨大的差异。开始同学们还比较拘谨,后来气氛逐渐活跃,大家都争相提问,上手把玩并热烈的交流探讨起它们的工艺、纹样、年代等。
10月23日
到了银川怎么能不看看了西夏王陵呢?贺兰山脚下的广袤荒漠上,几座黄土堆跃入视野中,肆意的大风与这一切构成了苍茫的意境,似乎在述说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王陵里的博物馆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别具一格的西夏文物。随后参观的贺兰山岩画主要以当时的生活场景、动物图腾为主题,揭示了他们的信仰与崇拜,图案之精妙给我们带来的又是一次次惊叹,这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宝库。
10月24日
这日,我们一行人去拜访了吴忠著名的收藏家何兆军先生,何兆军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西夏窑口的特点与瓷器特征,讲解如何看玉的质地、等级,我们听得入神。下午,在青铜峡大峡谷,见到了如金字塔般排列的一百零八塔,气势磅礴的拦河大坝以及观音神像。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却让人流连忘返。
10月25日
一早驱车来到同心,到了回民区,见到了很多清真寺。其中这座最大的清真寺建于清朝,如今仍在使用,走廊两端及飞檐、屋顶处精美的砖雕透露着清朝建筑特征。告别清真寺,来到了同心一位藏家的私人博物馆,藏品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高。其中一件黑釉剔花瓶,外形流畅优美,工艺精湛,器形完整算得上博物馆级别。
10月26日
在同心的第二天,来到了古玩城。有了上几次的经验,我们已经按耐不住上手把玩,其中有唐代的银簪,有元代的花押,有清代的老玉,还有一堆磁州窑的瓷片。这几天,我们经历了从理论知识到实物上手,可以说又踏出了艺术品鉴定研究的一大步!
10月27日
来到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这边异域风情更加浓厚,高速路边随处可见的牛羊,特色鲜明的蒙古包,连古玩店里都有很多清代蒙古贵族用的马鞍,带着大颗珠宝的头饰,这与有“塞上江南”之称的银川文化风格迥异。随后参观了阿拉善博物馆以及阿拉善民间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了草原文化。说起阿拉善的奇石,全国闻名,我们自然也对奇石市场考察了一番,当然是收获颇丰!
10月28日
今日到了陕西榆林靖边县的匈奴都成遗址——统万城。统万城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成,周边只有无边的荒野与大风见证了统万城的兴衰。
10月29日
一行人参观了绥德汉画像石馆,听朱老师讲解了汉代画像石,大多出土于墓葬,主要内容为有古代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车马出行、战争狩猎、舞乐百戏、农耕放牧等。趁热打铁,我们又参观了榆林市汉画像石博物馆。一路参观完我们已经从粗略了解到可以自己大致识读常见画像了。
10月30日
石峁古城遗址位于陕西神木县,是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的石砌城垣,气势恢宏,构筑精良。城内密集分布着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史前城址。难得的机会,跟随老师和考古队员去了石峁古城考古现场,看到了许多一线资料,当我们越了解石峁古城越被它吸引和震撼。
10月31日
最后一天我们拜访了榆林学院博物馆,其占地约500平米,分为三个展厅,展出有陕北文化区域范围内地质年代的动植物化石,石器时代的各种考古文化类型遭留物以及夏商周至民国时期的历史遗留物。
虽然为高校博物馆但展品质量之高令人佩服,此外他们还通过征集、调拨、借展.捐赠等展示。值得更多高校博物馆借鉴学习。最后一站——鄂尔多斯博物馆,从外观看去像一颗磐石,其展品丰富,场地充足,除了考古出土文物还有一些民俗展厅,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
后记
为期十天的考察,我们领略了大西北与南方迥异的地理文化生活特征,参观了各大博物馆,拜访了许多民间藏家,游历了众多古迹遗址,踏遍宁夏窑口,王陵,大峡谷,左旗奇石市场,靖边统万城,石峁古城,榆林汉画馆等地。十天内,横跨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踏足其中七八城市,并对每个地方的古玩市场进行了深入考察,从书本知识到实物上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鉴定,不仅感受到西夏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了解艺术市场打下来实战基础。与此同时,在紧密的行程安排和生活相处中,不仅学习收获良多,而且加深了同学师生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同学师生间的感情,学会了团队合作与精神,可以说这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充满意义令人难忘的一次集体活动。这次行程让人意犹未尽,考察的结束只能代表这次行程的结束,对这些充满魅力的边疆文化的学习研究是无止境的。到这里,这次的西北考察之行也就圆满结束啦!
图片:黄蔚